2009年度获奖科技成果——省部级
发布日期:2010年07月11日
来源:565net必赢最新版首页官网
阅读量:8827
2009年省部级获奖情况
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脂质纳米载体给药系统的基础理论研究
离子通道调节蛋白在冠心病高血压发病中作用机制及药物干预研究
高等学校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丙型肝炎病毒感染与宿主相互作用及诊断试剂的研发
气血并治方有效组分辨析及配伍优化策略研究
浙江省科学技术重大贡献奖
李兰娟 院 士
姚 克 教 授
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基础及临床系列研究
肝移植围手术期肾功能评估及其预警价值研究
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症和苯丙酮尿症早期筛查与研究
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双丹方蛋白质组学及药效物质基础研究
基因工程生产镇痛新药芋螺毒素
心理应激的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机制和系统评估量表的应用研究
创伤后急性肺损伤防治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新型ACP/PLLA复合材料的研制及在关节软骨缺损修复中的应用研究
肝脏脂肪变性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和预处理保护作用的影响
超声微泡介导的基因靶向导入技术的动物实验研究
肝移植手术麻醉技术的相关研究与临床应用
腹腔镜在妇科手术中的应用及相关研究
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
消化道内镜清洗消毒的系列研究
牙根保存治疗的根管处理和桩核粘结技术研究
胆囊胆固醇结石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应用一种新的病毒文库技术用于筛选大肠癌转移相关基因
抑郁症和焦虑症心率变异度及皮肤交感反应临床研究
细胞因子融合表达的重组腺病毒基因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实验研究
胡富强 袁 弘 杜永忠 游 剑 赵杭丽
本项目属药剂学研究领域中纳米载体给药系统的设计、制备和应用的基础理论研究。在脂质纳米给药系统的药物包封与控制释放、体内吸收机理、提高药物疗效等方面,进行了系统全面的创新性研究。
一、脂质纳米给药系统制造理论与技术创新:基于水性溶剂扩散理论,创造性提出了脂质纳米粒制备新方法。水性溶剂扩散法最显著的特征是完全摆脱了传统脂质纳米粒制备理论中对表面活性剂的依赖性使用,可实现药物在脂质纳米粒中的有效包封、减少突释并达到药物控制释放的目的。在脂质纳米粒处方中添加液态脂质,可显著提高纳米粒的载药量,药物的释放速度随着纳米粒中液态脂质量的增加而加快。药物的控释可显著减少纳米给药系统在吸收过程中药物的渗漏,使人为控制药物吸收过程的目标成为可能。
二、口服脂质纳米粒吸收理论新发现:药物控制释放前提下的脂质纳米粒完整吸收,首次突破了"药物理化性质决定药物吸收"的经典生物药剂学理论,提出"纳米载体决定药物吸收"的新观点、新理论。这一载体吸收理论的发现与完善为解决难溶性药物、生物大分子药物的口服吸收问题,设计新型给药系统提供了关键理论与新的思路和方法。
三、脂质纳米载体提高药物的作用与逆转肿瘤耐药性:将荧光标记的脂质纳米载体与A549肿瘤细胞共孵育研究揭示,脂质纳米粒可脂质纳米载体提高药物的作用与逆转肿瘤耐药性。
大多数药物的疗效发挥需要将分子通过细胞膜转运至特定靶点,缺乏通过细胞膜转运的能力以及受多药耐药蛋白外排作用的影响,导致多数药物疗效不高和耐药性的产生。本项目脂质纳米载体技术的细胞生物学研究发现,为增加肿瘤化疗药物的有效性并逆转耐药肿瘤细胞的耐药性提供新的有效途径。
采用脂质纳米粒载体技术,经消化道淋巴途径吸收,可显著提高药物特别是难溶性药物的口服给药生物利用度;利用与生物膜类似的亲脂特性,实现细胞内在化,明显增加肿瘤化疗药物的有效性。为解决难溶性药物、生物大分子药物的口服吸收问题,以及提高药物疗效、逆转肿瘤耐药提供关键性的共性技术。
本项目获2009年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王利宏 孙益兰 郑良荣 胡申江 朱建华
心血管疾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其中最常见的是高血压和冠心病,不仅病因负责,而且致残率、死亡率高,已成为引起我国中老年人群致残和死亡的最重要疾病。胞膜离子通道广泛存在于心血管系统,作为原发或继发病因离子通道病变几乎参与了所有的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是心脏性猝死的主要原因,已成为药物研发的重要靶点。
本项目针对广泛分布于心血管系统的位于感觉神经末梢调节钙离子内流河瞬时受体电位香草酸亚型1(TRPV1)、位于平滑肌细胞间缝隙连接的连接蛋白(Cx)和位于心肌细胞的钙调节蛋白-肌浆网Ca2+-ATP酶(SERCA)及磷蛋白(PLB)进行研究,通过建立冠心病、高血压的动物模型以及相关基因敲除动物模型,分别采用在体和离体研究,在分子水平观察其蛋白表达和功能变化在冠心病和高血压发病中的作用,并探讨相关药物干预的可能机理。
一、首次用基因敲除的办法直接证实TRPV1受体在心肌缺血保护中发挥重要作用,机理与神经递质-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和P物质(SP)相关,率先提出CGRP并不完全通过其相应受体发挥作用;首次发现心脏TRPV1受体及其神经递质的表达和功能可能是糖尿病易合并冠心病的发病机制之一。
二、首次用基因敲除的办法直接证实阻力血管外膜TRPV1受体在血管舒张功能调解中的作用。
三、钙调蛋白的表达和功能受损与冠心病心衰发病密切相关,率先证实作用于该途径的药物亦能改善症状。
四、首次证实他汀类药物上调Cx表达是逆转动脉粥样硬化的机理之一。
五、率先发现他汀类药物减轻心肌肥厚与其抑制心肌过度表达有关。
共发表论文15篇,其中7篇被SCI论文引用85次。国际心血管研究领域的专家对此予以热切关注,在Circulation杂志上,由Circulation Research杂志副主编、Circulation杂志编委、美国路易斯维尔大学心脏中心主任Roberto Bolli教授专门针对本研究论文发表了一篇述评文章,予以高度评价。本研究10篇代表性论文被包括PHYSIOLOGICAL REVIEWS(IF 31.44)、NATURE REVIEWS DRUG DISCOVERY(IF 23.308)等顶尖SCI杂志广泛引用,其中他引71次,单篇论文已被SCI论文引用45次。
共发表论文15篇,其中7篇被SCI论文引用85次。国际心血管研究领域的专家对此予以热切关注,在Circulation杂志上,由Circulation Research杂志副主编、Circulation杂志编委、美国路易斯维尔大学心脏中心主任Roberto Bolli教授专门针对本研究论文发表了一篇述评文章,予以高度评价。本研究10篇代表性论文被包括PHYSIOLOGICAL REVIEWS(IF 31.44)、NATURE REVIEWS DRUG DISCOVERY(IF 23.308)等顶尖SCI杂志广泛引用,其中他引71次,单篇论文已被SCI论文引用45次。
本项目获2009年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魏 来 庄 辉 张贺秋 徐小元 陈 智
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呈世界范围流行。在我国人群中,抗-HCV阳性率为3.2%。国外研究表明,HCV感染后慢性化率极高,病情隐匿、渐进进展,发展到从慢性肝炎到肝硬化的各个阶段,甚至导致肝癌的发生。项目主要研究HCV感染与宿主相互作用及诊断试剂的研发。研究内容为: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后,对感染发生,发展的影响;病毒的变异特点;相关治疗的影响因素;病毒非结构基因的免疫应答特点;丙型肝炎病毒抗原检测试剂的研发。
一、对我国丙型肝炎慢性化规律的随访研究成果是制订我国丙型肝炎防控策略的重要基础。其中最主要的是提出对于丙型肝炎病毒感染20年开始密切随访可以早期发现肝硬化,使绝大多数患者得以及时治疗,从而降低肝硬化、肝癌等终末期肝病的发病率。
二、研制出双抗体夹心检测HCV核心抗原免疫诊断试剂,可以较目前检测抗体法平均提前35天检测出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和广泛的市场前景。
三、建立了国产抗HCV检测试剂真阳性的预测体系。对抗-HCV EIA S/CO比值与真阳性的相关性研究提示,我国临床常用的7种进口或国产抗-HCV试剂的S/CO比值与确证HCV感染性之间有很好的相关性。
四、建立的小鼠丙型肝炎自然感染模型,具有正常 免疫系统,模型含有大量人肝细胞,可以模拟人HCV自然感染过程;建立了HCV RdRp(RNA依赖的RNA聚合酶)指导RNA合成的分子生物学模型,优化了该模型的离子、温度和pH值。建立了HCV核酸复制酶的药物筛选模型。
发表论文144篇(SCI收录论文21篇),总引用次数308次,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2项。研究成果受到国内众多医疗单位认可及应用推广,参与了《中国丙型肝炎防治指南》、《慢性肾脏疾病中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预防、诊断和处理指南》和《亚太地区丙型肝炎共识》的制定。HCV核心抗原检测试剂获得SFDA颁发的二类新药证书,已投放市场3年,已在获得物价批准的十三个省市销售,用于医院输血科、传染科、体检科的筛查和丙肝患者的诊断及单采血浆站的献血员筛查,使HCV感染筛查的窗口期平均缩短35天,并创造直接经济效益529万元。
本项目获2009年高等学校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
。
程翼宇 史大卓 刘剑刚 王 毅 徐 浩
本项目首创中药有效组分智能辨析方法,通过计算分析中药复杂物质体系各部位药效学实验数据因果关系来识别有效组分,将其应用于代表性方剂"精制血府逐瘀汤"范例研究,成功发现该方主要药效组分;首次揭示该方主要化学物质组成及多环节多途径阻抑动脉粥样硬化(AS)作用机制(包括消减与稳定AS斑块、调节脂质代谢、抗血小板粘附与聚集、保护血管内皮细胞、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增生、抗炎等),发现方中理气药与活血药作用各有侧重,两者配伍可明显提高药效,阐释了气血并治理论的科学内涵;创立计算机辅助中药有效组分配伍优化方法,构建了现代中药设计技术,已成功用于示范方剂有效组分的配伍优化,创制出药效优于原方的组分中药;在中医气血理论指导下,依据上述研究结果优化原方的饮片配伍,创制出精简为四味的防治AS气血并治方。
发表论文23篇(SCI收录8篇),被国内外学术刊物他引87次,其中被新药研发领域国际顶级杂志《Drug Discovery Today》等SCI期刊他引44次;从原方创新发展研制的2个新药均获国家发明专利,为复方中药二次开发提供了从饮片配伍到组分配伍优化的成功范例及成套技术方法。为我国从方剂中筛选、发现和研制"安全、有效、质量可控"的中药新药提供了关键技术,引领了现代中药创制技术的发展。已应用于气血并治中药等研发,相关专利和新技术被用于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重大新药创制"资助的3个新药研发课题,在组分中药的创制中发挥了重要指导作用。
本项目获2009年高等学校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浙江省科学技术重大贡献奖
李兰娟院士是我国感染病学会主任委员,传染学杰出的领军人。开辟了重型肝炎治疗新途径,是我国人工肝的开拓者。创建了独特有效的人工肝支持系统(ALSS)治疗重型肝炎取得重大突破,显著地降低了患者病死率,急性、亚急性重型肝炎由88.1%降至21.1%。支持制定了《人工肝治疗指南》和《肝衰竭治疗之南》,使我国人工肝临床应用更加标准和规范。生物人工肝用细胞源与混合型人工肝研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她毫无保留地积极推广ALSS技术至全国,广泛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提高了我国人工肝研究的国际地位。
创立了感染微生态学新理论,提出了感染微生态防治新策略,肝病微生态研究取得重大突破。首次揭示了肠道微生态变化在肝病发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发现慢性重型肝炎患者存在肠道微生态失衡,有益菌显著减少,有害菌显著增加,发现微生态调节剂防治重型肝炎有重要作用。
在抗击SARS中作出突出贡献,被省委、省政府授予抗击“非典”先进个人荣誉称号;主编首部《手足口病》专著,及时捐赠给卫生部,向全国免费发放;担任国家和浙江省甲型H1N1流感专家委员会临床诊治组组长,在防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抗震救灾期间,主持制定了我国《气性坏疽诊治专家推荐意见》,建成浙江省首个支援地震灾区网络医疗服务平台,得到了温总理的高度评价。
她作为首席专家,建成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实现了浙江省医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零的突破。是“国家传染病重大专项”总体专家组战略科学家和“社区示范”责任专家组组长,组织和承担多项国家重大科研项目,获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四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两项,为我国医疗卫生事业作出了卓越贡献。
浙江省科学技术重大贡献奖
姚克教授系浙565net必赢最新版首页官网博士生导师,现任浙565net必赢最新版首页官网眼科研究所所长,浙565net必赢最新版首页官网附属第二医院眼科中心主任。专长于眼科学,在眼科临床、教学和科研等方面作出了突出的贡献,是国内眼科学领军人物之一,在国际眼科学界也有重要影响。
姚克教授创新和发展了多种眼科手术方式,治愈了数以万计的眼病患者。90年代初,他首创了“手法切核小切口白内障手术”新技术。此后他在国内最早开展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并建立了一整套完整的微切口超声乳化手术技术。他创新与改良的超声乳化联合粘弹剂小管扩张切开术,作为一个章节编入国外专著《Glaucoma Therapy》,作为一种标准术式向全球推广。他首次提出了非球面等视像人工晶体的设计,在理论上领先国外15年以上;首次进行了软性人工晶体的单侧改性,获得了三项国家发明专利;首次提出了低强度微波辐射致白内障,为重新制定微波安全接触标准提供了依据;报道了特殊表型先天性白内障疾病相关基因克隆,研究结果被收录至美国国立眼科研究所眼科基因组库。迄今为止,姚克教授已发表论文223篇,其中SCI收录达58篇,系列成果影响深远。他还在全国各地20多个省市举办白内障手术学习班、亲自手术示范和讲学,对我国白内障诊治水平提高起了关键性和突破性作用。
在姚克教授的带领下,昔日名不见经传的浙江眼科现已稳居全国第一方阵。2007年他还被同行推选为中华眼科学会副主任委员和白内障组学组长,这也是浙江省专家历史上首次入选。他受命承担并圆满完成了国家首长的保健工作,并亲手使三万名眼病患者复明。姚克教授还热心社会工作,在国内最早成立“汽车眼科医院”,为超过3000名贫困地区白内障患者进行免费手术,被誉为“光明使者”。
金 洁 钱文斌 娄引军 孟海涛 黄 健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是常见的血液恶性肿瘤,其治疗仍然是个难题。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虽能使50%左右的患者治愈,但多数患者是经过选择的,而且配型难找、移植相关死亡高并易复发。此外,医疗费用高企是限制移植应用的主要因素。因此,亟需寻找新的治疗手段来攻克此类疾病。基于此目的,本课题对AML进行了多方位和原创性的研究。
在基础方面,研究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抗白血病药物和白血病病毒治疗(Virotherapy)。在以下方面获得进展:① 通过对凋亡和端粒酶途经的研究,阐明了高三尖杉酯碱(HHT)的抗白血病作用机制及其克服耐药的机制,为临床应用奠定了基础;②在国际上首次提出砷剂诱导肿瘤细胞自噬性死亡,从而起到杀伤T细胞白血病作用;③在国际上首先报道尿多酸和雷公藤的抗白血病作用,并阐明了它们的机制;④溶癌腺病毒作为治疗肿瘤的新方法在实体瘤方面的研究已有文献报道,但在白血病方面仍是空白。本课题组对病毒进行改造,使其能靶向白血病细胞;在国际上首次报道溶癌腺病毒对白血病细胞诱导凋亡和自噬,动物实验也证明了其抗白血病作用。这些研究为AML提供了新的治疗手段。
在临床方面,建立和完善了遗传学、染色体荧光原位杂交和分子生物学检测新的白血病融合基因技术(MIC-M)平台,这些技术已在浙江省推广,提高了白血病的诊断正确率,为对AML进行分层治疗提供了依据,进而提高了AML的整体治疗疗效,减少资源与社会财富的浪费。本课题组应用MIC-M技术对AML诊断、微小残留检测和危险度分层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在临床治疗研究方面,在国际上首先设计和应用新的联合化疗方案(HHT、阿克拉霉素和阿糖胞苷,HAA方案)治疗AML。一疗程完全缓解(CR)率为75%,总的CR率为81%。3年总生存率为51%。HAA方案疗效显著高于AML治疗的国际标准方案。研究成果发表于Leukemia杂志。在863课题的资助下,HAA方案在国内18家医院开展全国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研究,另在13家医院推广应用。目前入组病例已达到398例,初步结果显示该方案CR率比国际标准方案高23%,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多中心临床试验的完成后,HAA方案将是我国在国际上提出的第一个、并完成多中心临床验证的、治疗AML的联合化疗方案,并可能使该方案成为治疗AML的国际一线方案,显著提高了我国在AML治疗方面的国际影响力。发表49篇学术论文,其中SCI收录19篇;被引用61次,他引44次。
本项目获2009年浙江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郑树森 徐 骁 吴 健 凌 琪 谢海洋
该项目针对肝移植围手术期肾功能评估及其预警价值开展系统研究。终末期肝病病人和肝移植受者的肾功能受诸多因素影响,而传统标记物肌酐在反映肾功能方面存在较大的局限性。本项目研究包括传统和新型肾功能标记物的对比研究;围手术期肾功能与预后的相关性研究;合并肝肾综合征受者的预后研究;肝肾联合移植的适应证选择和预后研究;围手术期肾功能损伤受者的干预研究。
取得的主要成果:①揭示传统肾功能标记物的弊端,以肌酐>1.0mg/dL替代1.5mg/dL作为修正参考值反映肝移植围手术期肾功能损伤;②提出以胱抑素C作为反应肾功能新指标,制定>1.57mg/L为肾功能损伤参考值;并进一步制定肝移植围手术期肾小球率过滤的新公式:19.12+96.21×1/胱抑素C(mg/L);③基于移植术后早期肝肾功能,建立肝移植术后预后预测模型:-5.359+1.988×ln (肌酐 [mg/dL])+1.089×ln (总胆红素 [mg/dL]);④建立肝肾综合征受者预后预测公式:0.161×MELD评分-0.263×血清钠(mEq/L);⑤总结肝肾联合移植受者适应证选择和治疗经验,指导临床实践。
研究成果经推广应用,使得该项目创新技术成了目前国内一些肝移植中心的操作规范。系列标准及模型的提出,有助于肝移植围手术期肾功能评估和预后预测能力的提高,为临床诊治和预后分析提供依据,提高了肝移植疗效,造福了广大患者。发表相关论文19篇,SCI收录7篇。技术辐射国内12家单位。
本项目获2009年浙江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赵正言 黄新文 杨茹莱 毛华庆 毛姗姗
我国每年有先天出生缺陷儿童约80-120万,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均将"出生缺陷防治"作为重点研究领域。新生儿疾病筛查是防治群体出生缺陷重要手段之一。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症(CH)和苯丙酮尿症(PKU)是常见的、可导致儿童严重智障的遗传代谢性疾病,通过新生儿疾病筛查,早期诊治可避免残疾的发生。然而,我国这两种疾病的新生儿筛查率较低、筛查网络及信息管理不健全、缺少完善的流行病学资料。国内外对CH及PKU研究尚存在遗传学病因不明确、心脑损伤机制未阐明及较多的临床研究空白。
本课题组历时十年创建了由11个地市级和84 个县级管理中心、1276个接产单位组成的全球最大的新生儿筛查网络运作体系,2008年惠及了58.94万新生儿,筛查率达到97.17%。自主创新开发了筛查流程管理、实验室质量控制和随访治疗的信息化平台,有2项管理软件获国家著作权登记。确诊的2120例CH和PKU患儿治疗后保证了健康发育,免患严重智障发生。掌握了浙江省CH和PKU的流行病学特点,为研究实施一级干预提供了依据。 遗传学病因的研究,发现了CH患儿促甲状腺激素受体(TSHR)基因3个突变位点;PKU患儿苯丙氨酸羟化酶(PAH)基因22个突变位点(3个国际上首次发现,1个国内首次发现),丰富了PAH基因突变谱。相关基础与临床研究,发现了围生期甲状腺功能低下仔鼠行为改变与海马神经元凋亡及雄激素受体(AR)变化有关、新生甲低鼠心肌功能受损与肌浆网Ca2+-ATP酶及磷酸受纳蛋白(PLB)变化有关、CH新生儿治疗后心功能可恢复正常、PKU婴幼儿治疗后仍存在气质及行为的缺陷、孕母患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影响婴儿智能发育,以及CH适宜初始剂量的研究,为提升治疗效果提供了依据。 研究成果在全国推广应用后,产生了明显的社会及经济效益。
发表论著44篇,其中SCI收录4篇,多次参加学术交流、举办国家和省级培训班、协办全国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会议,接收专业人员进修及参观学习300余名。参与《中国新生儿疾病筛查管理办法》及《全国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规划》制定;与中央电视台合拍专题片《怪病孩子》受到温家宝总理的批示,引起国家相关职能部门的重视,为深入推进中国新生儿疾病筛查发挥了重要作用。
本项目获2009年浙江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王 毅 赵筱萍 邵 青 程翼宇 虞 科
双丹方是由丹参和丹皮组成的中药验方,主治心血瘀阻型胸痹心痛(缺血性心脏病)。由该方开发的双丹颗粒作为冠心病治疗药物已于1996年上市,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但该方化学成分、药效物质及作用机制均不清楚,质量分析方法较落后,产品质控水平不高。为此,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重点项目资助下,本项目以揭示双丹方药效物质基础为目标开展研究。研究成果包括:
1. 创新发展了中药蛋白质组学研究模式,运用双向电泳与MALDI-TOF-MS技术研究双丹方作用前后缺血心肌蛋白质组,鉴定出23个差异蛋白,从分子水平发现其抗心肌缺血作用机制与改善能量代谢、保护线粒体功能及抗氧化应激等3条途径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Biochemical Pharmacology(IF 4.0),这是国际知名期刊首次发表中药蛋白质组学研究论文,为我国中药药理研究赢得了国际学术影响。
2. 创建了7种定性定量分析方法:使用HPLC-MSn 首次鉴定出双丹颗粒制剂中28种化学成分,并鉴定出丹皮中15种化学成分,基本明确了双丹方化学物质基础;使用HPLC-MS鉴定出双丹方提取物19种成分,发现了配伍对主要成分溶出度的影响;发展了双丹方产品质量控制方法,首次提出基于遗传算法的毛细管电泳分析条件优化方法,并用于建立双丹颗粒4种主要成分定量分析方法,研究结果发表在Analytica Chimica Acta(IF 3.2);使用毛细管HPLC-MS建立了丹皮7种糖苷类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使用HPLC-UV建立了丹皮中3种主要成分和丹参中7种成分的定量分析方法,并用于不同产地药材的质量分析。
3.从细胞、组织、整体动物等多个水平研究双丹方体内过程:运用Caco-2细胞模型发现丹参素、芍药苷等成分的跨膜转运机制;运用肠外翻模型发现双丹方主要成分的肠吸收机制;在大鼠血浆中鉴定出双丹颗粒的16种入血成分与5种代谢产物,并研究了口服双丹方提取物后血浆中4种主要成分含量的经时变化规律,为阐明双丹方的药效物质基础提供了科学依据。
4. 通过优化制备工艺得到双丹方有效组分组合物,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
所建立的方剂药效物质基础研究模式,为传统方剂现代研究提供了成功示范,相关技术已推广应用于其他名优处方的二次开发。发表论文17篇,被SCI 收录11篇(IF>3两篇),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2项。被SCI期刊引用37次(他引29次),其中被Trends in Analynalytical Chemistry、Analytical Chemistry等IF>3的权威期刊正面引用17次。
本项目获2009年浙江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詹金彪 马凤森 丁 倩 陈永对 陈小颖
芋螺毒素M ⅦA是一种N型钙离子通道的特异抑制剂,有强力的镇痛效应,而没有成瘾性,可以替代吗啡用于治疗肿瘤和爱滋病人的晚期疼痛。2005年底,ELAN公司开发的芋螺毒素M ⅦA镇痛药,已获得美国FDA的批准上市,但他们是用化学合成的方法得到的,化学法需要25步以上反应,收率低,价格昂贵。
在国内外首次采用基因工程方法生产芋螺毒素,克服了小肽表达的难题,进行了小试和中试,三条表达路线都取得了成功,获得了纯化的融合蛋白。研究表明,GST融合和TRX-融合表达的芋螺毒素MVII A,具有强烈的镇痛效应,其镇痛效率是吗啡的800-1000倍;在动物模型中可以有效阻断吗啡引起的依赖性,为后期的戒毒实验奠定了基础;同时,在大鼠模型中,证明芋螺毒素MVII A具有抗癫痫作用。另外,用甲醇酵母直接分泌表达芋螺毒素也取得成功,该方法可直接得到分泌型的的芋螺毒素M VII A,工艺独特,产量高,可以快速纯化,为进一步申报生物类新药开发打下了基础。
上述芋螺毒素MVIIA的生产工艺已获得国家发明专利。与国内外其他生产方法比较,用基因工程的生产方法,可以得到工艺简便、质量稳定、成本较低的生产路线。 已获得国家发明专利3项,完成研究论文9篇, 其中SCI收录论文4篇, 包括BioDrugs、BBRC、Neuroscience Lett和JBBM上已被引用14次,其中被他人引用10次。
本项目获2009年浙江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朱婉儿 姜乾金 戴慧芬 吴志霞 钟 霞
随着社会的转型,应激(尤其是心理应激)已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威胁着人的健康,由心理应激导致的抑郁自杀、攻击杀人等现象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因此,我们迫切需要了解这些问题的发生机制及其可能采取的快速、高效的评估方法和干预模式,这将对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研究利用动物模型,研究应激状态下中枢调控HPA轴功能的神经内分泌机制;通过人群研究,探讨个体应激反应时生物学指标与心理、社会功能指标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探讨应激理论,并在理论的指导下修订心理评估量表、开发计算机心理测试软件,实践系统化的临床心理应激评估和干预模式。
1、证明心理应激状态下HPA轴功能受海马胆碱能神经系统、终纹床核、内嗅皮质等特定脑区的调节,并与Akt/FKHRL信号通路活性改变以及Fas/FasL系统表达变化有关。
2、证明特殊人群血清Fas/FasL系统表达异常,且与其心理压力、应对方式和社会支持等应激相关因素有一定的关系。
3、证明心理应激对个体的作用过程是一个以HPA轴功能改变为基础,同时涉及到心理、社会等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系统性过程,提出了应激系统理论。并在此理论指导下开发研制了心理评估量表和心理测试软件。解决了综合心理、生理、行为三方面特征的临床心理应激评估模式,为临床干预提供了可靠的工具。
已发表论文40篇,其中SCI收录7篇,累计他引43次,单篇最高他引23次;国内论文累计他引425次,单篇最高他引140次; "应激系统论"已成为全国统编教材《医学心理学》和《心身医学》的核心内容之一;修订的5份心理评估量表已被国内权威的量表手册收录,被广泛用于临床心理学研究; 研发的计算机心理评估软件已被北京大学医学部、哈尔滨医科大学、福建医科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解放军南京军区总医院、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江西省儿童医院以及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等国内40多家单位应用于心理学教学或临床心理门诊;多次在全国会议上作相关主题报告。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
本项目获2009年浙江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张 茂 徐少文 干建新 江观玉 刘志海
创伤救治是当今医学界面临的重大问题。创伤后很容易并发急性肺损伤(ALI),严重阶段称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具有很高的死亡率,成为影响严重创伤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提高对创伤后ALI的认识和防治水平,对改善创伤的救治效果具有重要意义。但国内还缺乏这方面系统研究,只有少数散在的个别报导,在临床认识和救治上没有规范统一的认识,导致救治水平差异很大。
研究小组针对创伤后急性肺损伤开展了相关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历时10年(1999年1月~2008年12月)完成,在急性肺损伤的发病机制、新型评价手段、新药筛选、流行病学特征、呼吸支持新技术、临床快速评估手段、并发症防治等几个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课题组在国内首次建立二次打击致ALI的动物模型,在国内率先将PET用于肺部炎症反应程度的评价。在国际或国内首先研究了新型药物雷洛昔芬、盐酸戊乙奎醚、茶多酚、脂微球前列腺素E1以及生长激素对ALI的保护作用及作用机制。通过大样本病例的调查分析,国际上首次提出吸烟也是影响ALI/ARDS患者生存率的独立危险因素。在国内率先研究了俯卧位通气、高频震荡通气、无创通气、体外膜肺氧合对创伤后ALI/ARDS的临床价值,发展了完整的呼吸支持策略。还系统研究了CT、超声在创伤后ALI患者评估中的作用,以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非正常拔管等并发症的防治策略等。
发表论文36篇(SCI收录8篇,其中5篇被引用56次);相关成果已在南京军区总医院、广西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河南省人民医院、温州565net必赢最新版首页官网附属第二医院、浙江省台州医院等省内外100多家二甲及以上医院得到推广应用,明显提高了创伤患者的整体救治水平,取得很好的社会效益。
本项目获2009年浙江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新型ACP/PLLA复合材料的研制及在关节软骨缺损修复中的应用研究
杨迪生 翁文剑 黄 鑫 严伟琪 程逵
研究小组将新型材料的开发制备和医学实验研究有机结合起来,针对目前临床上关节软骨缺损难以修复的治疗难点,通过组织工程学的方法来再生关节软骨缺损。 首先通过热诱导相分离的方法研制出新型纳米无定型磷酸钙/聚乳酸复合材料(ACP/PLLA)。同时对新制备的ACP/PLLA材料的三维结构、孔径大小、孔隙率、力学性能等特征进行了一系列的表征。研究发现该复合材料孔径在100-200μm之间,孔隙率为91%,符合软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的要求。同时,该复合材料在溶液中具有微观形貌自变化的特性,材料孔壁表面的ACP颗粒能发生形貌和相的变化,在原位转变为100nm左右的片状纳米磷灰石晶体。这在国内外文献中尚未有过报道。由于该材料的独特性能,进一步研究发现该材料具有缓释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的功能,在此基础上成功构建了新型的生长因子bFGF缓释体系。将该复合材料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进行复合培养,发现该材料比传统的聚乳酸(PLLA)具有更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活性,能促进细胞的粘附和增殖。 在此研究基础上,实验建立了关节软骨缺损模型,采用ACP/PLLA复合材料联合bFGF的新型软骨修复模式,在没有外源性种子细胞的情况下,成功再生了关节透明软骨。由于本研究在软骨修复中没有加入外源性的种子细胞,省却了繁杂的体外细胞培养过程,整个软骨修复操作流程较为简单,软骨修复效果良好,因此该新型材料联合生长因子的关节软骨修复模式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和价值,为该新型ACP/PLLA复合材料的开发和产业化奠定了理论和实验基础。
项目获得国家专利3项,发表论文共18篇,其中SCI收录论文达14篇,最高影响因子达6.262,被SCI期刊引用次数共达37次,其中被他人引用达14次。
本项目获2009年浙江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厉有名 徐承富 陈韶华 沈 哲 徐 磊
课题组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的资助下,自2006年开始进行研究。成功建立了胆碱和蛋氨酸缺乏饮食诱导的小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模型;建立了小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和缺血预处理模型,并发现缺血预处理的保护作用受到预处理过程中缺血时间的影响,其中缺血10min/再灌注10min的缺血预处理方案保护作用最为明显。在上述基础上,观察不同程度肝脏脂肪变性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和缺血预处理保护作用的影响,结果发现,肝脏脂肪变性是影响缺血再灌注损伤和预处理保护作用的重要因素:(1) 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程度与脂肪变性程度呈正相关;(2) 缺血预处理能有效减轻正常及轻度脂变肝脏的缺血再灌注损伤,但对于中度或重度脂变肝脏,缺血预处理的保护作用消失;(3) 缺血预处理保护作用的消失可能与其不能有效改善中度或重度脂变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能量代谢有关;(4) 本课题还发现,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和缺血预处理后涉及到诸多蛋白和miRNA表达的改变,其中ATP5B、miR-370等因子可能是缺血预处理发挥保护作用的关键因子。本课题的实施,为深入揭示脂变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发生机制及探寻其有效治疗方法提供了重要线索。
已发表论文10篇(其中SCI论文6篇,累计影响因子达37.02);参加国际学术会议3人次,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项。已有7家医院应用了本研究成果,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本项目获2009年浙江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胡申江 牟 芸 李 江 孙 坚 叶 炀
心力衰竭是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人类基因组的重大成果使慢性心力衰竭的基因治疗有可能在近期内成为一种极其有希望的方法。然而,能否靶向导入相应的治疗器官是基因治疗急待解决的难题。超声微泡介导的靶向基因导入技术的开发应用为这一难题的解决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虽然国内外研究证实超声破裂微泡可以增强外源性基因的转染效率,但目前尚未见该技术增强反义磷酸受纳蛋白(asPLB)在心肌梗死动物心脏的应用,以及对该模型动物心功能改善的研究报道。
一、研究首先确定在心肌梗死的动物模型、体外心脏缺血再灌注模型、以及自发性高血压大鼠模型和糖尿病性心肌病动物模型的心肌存在磷酸受纳蛋白(PLB)的异常高表达,因此,将此蛋白基因作为本研究的目标基因。
二、分别构建了ICR小鼠和Wistar大鼠PLB的反义RNA质粒(asPLB)。成功建立超声微泡介导的质粒载体。在离体乳鼠心肌细胞中转染asPLB,抑制了PLB的表达,减少PLB对肌浆网钙-ATP酶(SERCA2a)抑制,使SERCA2a活性增高,同时载体本身并不影响心肌PLB的表达水平,确定了有效的体外转染心肌细胞的方法和技术。
三、为确定针对活体动物心脏基因转染技术的效应,先采用腺相关病毒介导的血管生长素基因(rAAV-ANG)在心肌梗死大鼠梗死区周边直接注射,证实此基因转染技术可以使心肌细胞内血管生长素蛋白高表达,微血管密度增高,确定了所构建的腺相关病毒rAAV是高效的体内基因转染的载体,可用于asPLB的研究。
四、rAAV介导的asPLB基因分别直接注射心肌梗死大鼠和糖尿病性心肌病的大鼠心肌,使大鼠心肌组织PLB降低,SERCA2a活性增高。血流动力学检测显示左室+dp/dtMax、-dp/dtMax改善。说明asPLB的转染确实能改善该模型心肌的收缩功能。
五、以超声微泡为载体介导质粒LacZ和asPLB转染心肌梗死小鼠,在不开胸,心脏不停跳的状态下,心肌内检测到报告基因的表达,asPLB的转染使存活心肌PLB降低,SERCA活性增高,左室射血分数、左室短轴缩短率增高,心肌收缩功能增强。解决了超声微泡介导的靶向基因导入技术转染活体心脏的难题。
研究成果已获得两项国家发明专利授权和1项受理;发表论文24篇,其中SCI收录11篇,累积影响因子24.445, 被SCI引用36次,他引33次。
本项目获2009年浙江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祝胜美 温小红 冯智英 吴 健 黄素琴
原位肝移植术是目前治疗终末期肝病的唯一可靠方法,复杂而具有挑战性。终末期肝病患者的病理生理变化复杂,常累及机体多个系统;肝移植手术本身可引起围术期复杂的病理生理改变。为进一步加深拓展肝移植手术麻醉技术的理论基础,大幅降低肝移植围术期的风险和并发症,提高肝移植患者预后及生存率,本项目开展了脑电双频指数(BIS)在肝功能障碍病人中的应用研究、肝移植围术期病理生理变化、麻醉药药理学变化研究及容量管理、肾功能保护、肝移植麻醉技术改进等6方面的研究,以期肝移植手术麻醉在科技含量上有进一步的创新突破。
本项目的研究期限为1998年至2008年,其创新点(或取得的成果)主要是: (1)脑电双频指数(BIS)在肝功能障碍病人的应用研究方面,在国际上率先对脑电双频指数(BIS)在肝性脑病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进行了探索,首次发现BIS对肝性脑病的分级具有良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2)麻醉药药理学变化研究方面,尽管有研究表明,异丙酚存在肝外代谢途径,但本项目组于国内外首次研究了异丙酚的肝外代谢特点,提出无肝期异丙酚的代谢较无肝前期及新肝期缓慢。同时发现,肺脏不是异丙酚肝外代谢的主要场所。(3)肝移植麻醉技术改进研究方面,本项目将硝酸甘油、施他宁、速尿及限制液体输入、调整体位等方法用于肝移植手术麻醉中,调控术中中心静脉压和门静脉压力,结果证明此方法安全、可行,有助于减少术中出血,增加供肝的灌流量,预防肝脏淤血肿大,减轻新肝缺血再灌注损伤,明显改善肝移植患者预后。同时,不断完善并规范非体外静脉一静脉转流下原位肝移植术的麻醉技术。
发表论文26篇,其中SCI收录论文3篇,部分研究结果分别发表于国际知名学术杂志Gut(IF=10.15)、Acta Anaesthesiol Scand,共被引用54次。低中心静脉压和低门静脉压力技术在肝移植围术期应用具有安全性和可行性,已在多家肝移植中心推广应用,缩短了肝移植患者的平均住院日,提高了肝移植受体的预后及生存率,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本项目获2009年浙江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张松英 林小娜 王敏珍 舒 静 黄 东
随着腹腔镜技术在我国的逐渐普及,医患对该技术的接受性增加,腹腔镜技术已经在妇科领域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但目前的困难一是手术器械价格高,导致手术费用增加;二是熟练掌握腹腔镜手术技能的医生为数不多,而且集中在大城市的大医院;三是腹腔镜手术开展时间不长,经验总结较少,对手术并发症没有全面的认识和系统的防治办法。本项目通过自主开发妇科腹腔镜手术器械,并加以改进,经推广应用后,提高了妇科腹腔镜手术的可操作性,推动了我省乃至我国妇科微创手术的发展。同时生产单位获得了丰厚的经济收入,被推广的医院手术例数明显增加,取得了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通过研究取得以下成果:1、自主创新研制多用途三通冲吸器、圈套推结器和简易手术标本袋等腹腔镜手术器械,经临床推广应用后取得了良好的手术效果。多用途三通冲吸器2005年获医疗器械注册。多用途三通冲吸器和圈套推结器已申请发明专利。2、运用新的手术器械,改进了妇科腹腔镜手术操作步骤,提高了手术效率,减少了围手术期并发症,手术安全性达到国际同等水平。课题组在国内最早提出妇科和其他学科联合腹腔镜手术、首次提出腹腔镜子宫内膜癌手术分期的概念,并首次报道腹腔镜辅助下宫颈残端切除术。3、接纳省内外妇科医生进行腹腔镜专业培训,培养100余名基层医院的妇科腹腔镜手术医生。举办妇科腹腔镜研讨班4次,学员总计约500多人次。4、使用开发并改进的国产器械后,从2004年上半年至2005年下半年,子宫肌瘤的治疗医疗费用由人均7609元降至6259元,而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构成比由70%上升至76.5%。
发表论文9篇,其中SCI收录1篇,他引18次。研究单位自2004年1月至2008年底已节约手术成本110余万元。手术器械生产产家新增产值358万元,新增利润107.4万元,税收32.22万元。经培训应用单位新增腹腔镜手术病人2700多例,实现增收800多万元,节约手术成本100多万元。
本项目获2009年浙江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方 英 顾 青 沈 哲 顾立英 钟肖琪
消化内镜是消化系统疾病诊治中最常用的技术手段之一。目前国内消化内镜清洗消毒研究不少,但由于内镜材料特殊和结构复杂、购置数量有限且使用频率增大,清洗消毒技术不断更新,因此内镜清洗消毒一直处于热门研究,但突破性成果不多。自2002年1月开始至2008年12月,本课题组通过4个关键环节开展了消化道内镜清洗消毒的系列研究:①消毒方法的探讨研究:通过消毒模拟试验及灵敏监测手段PCR技术探讨提出合理消毒方法。根据临床研究,进行内镜清洗消毒工作站的改进创新;内镜清洗消毒机辅助装置改进创新;②内镜消毒剂清洗剂选择的研究:通过目前推广使用的内镜消毒剂酸性氧化电位水与目前广泛使用的消毒剂戊二醛的的消毒效果对比研究,从对乙肝病毒、细菌微生物、细菌芽孢的灭菌效果研究,提出酸化水的消毒规范。然后根据临床研究,进行酶清洗剂选择创新改进应用。③影响内镜清洗消毒的相关因素研究:通过损伤与正常的钳子管道消毒后生物学监测的对比研究中发现消毒失败的相关因素,再通过含酶及非含酶洗涤剂对内窥镜生物膜的影响及清除力比较,探讨影响因素的处理对策。④浙江省消化内镜清洗消毒的现状及管理:通过调查问卷及数据分析研究全省内镜清洗消毒现状及存在问题,规范全省内镜清洗消毒操作。
共有10篇论文发表,参与编写《现代内镜护理学》。其中论文被他人引用达10次,项目成果在省内外36家单位推广应用,给4家内镜公司带来新增利润。
本项目获2009年浙江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
顾新华 王小祥 洪水玲 林 军 蔡盛东
临床上大量常规需要拔除的患牙面临保存修复的需求。牙根保存修复可延长病患牙作为咀嚼器官的生理功能,还可以最大限度保持牙槽骨的存量,是目前已知的预防牙槽骨丧失的唯一可靠方法。根管处理和桩核技术是牙根得以保存的前提。然而目前对于预备根管的桩核粘结,仍沿用传统的方法,即对预备后根管行常规的机械清洁和消毒后直接粘结;所采用的桩核及粘接材料在口腔功能状态下的力学性能亦无统一认识,至今尚无一种疗效确切且易于掌握的根管预备处理技术和桩核粘结的方法。提高桩核的粘结质量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患者的就诊次数,降低医疗消耗。因此,对根管预备处理技术和桩核粘结方法的研究,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通过实验研究和临床实践,在以下几方面作出了技术创新:(1).扫描电子显微镜研究显示,不同根管灌洗方法处理的牙根管表面的超微结构存在显著差异。桩核修复时预备后桩腔使用依地酸(EDTA)液冲洗能够基本去除牙本质表面玷污层,牙本质小管开口适度,未发现牙本质侵蚀,可达到理想的桩核粘接表面形貌。(2). 场发射扫描电镜观察发现,采用自酸蚀树脂粘接系统粘固纤维桩后,不同根管处理后粘接形成的牙本质胶原-树脂突网状结构差异显著,EDTA液处理后进行的纤维桩粘接可形成良好的混合层,以及树脂突和网架交联结构,达到牙本质粘接。(3).力学测试表明,纤维增强树脂桩通过自酸蚀树脂粘结系统将桩、核与牙本质粘接形成一个同质体,具有优越的抗剪切力,可显著提高修复后牙体组织的抗折强度,且折裂多为可再修复型,修复后残根保存率高。但是树脂粘结剂不能显著提高金属桩修复后牙体组织的抗折强度。认为,牙根经桩核腔预备后,应采用EDTA液冲洗处理桩腔,用自酸蚀树脂粘接系统粘固纤维桩。这种合理有效且易于控制的根管预备处理技术和桩核粘结方法,可代替传统的金属桩和玻璃离子粘固剂用于牙根保存修复治疗。
已发表论文4篇,其中SCI收录2篇,参加国家级学术会议交流3次。
本项目获2009年浙江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
胆囊胆固醇结石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许国强 金恩芸 陈洪潭 赵 力 单国栋
本研究项目由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两部分组成。动物实验采用含有结石等位基因的胆囊胆固醇结石易患C57L小鼠和含有抗结石等位基因的结石免患AKR小鼠为动物模型,分别对其进行低脂饲料和高脂的致石饲料的干预,测定实验动物胆道脂质(胆固醇、磷脂和胆酸)分泌率、肝脏胆固醇代谢关键酶(HMG-CoAR、LDLR、C7H和ACAT)mRNA水平、肝脏转录因子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sterol regulatory element binding proteins, SREBPs)的mRNA水平及其核型和膜型SREBPs的蛋白活性,从分子水平探索和揭示胆囊胆固醇结石形成的机制。临床研究的主要内容是测定胆囊胆固醇结石患者血脂(胆固醇和甘油三酯)、脂蛋白(HDL和LDL)、载脂蛋白(Apo-AI、Apo-B和Apo-E)和血清瘦素、胆囊收缩素及胆汁中胆固醇、磷脂和胆汁酸含量并计算胆汁胆固醇饱和指数,揭示胆囊胆固醇结石患者在血脂、脂蛋白、载脂蛋白、血清瘦素、胆囊收缩素及胆汁中胆脂质水平的异常。
发表论文8篇,其中SCI收录论文3篇;并参与一本著作编写。研究成果已在多个医院将课题成果应用于临床。
本项目获2009年浙江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朱永良 林 洁 毛建山 陆新良 黄 建
大肠癌为我国第4位肿瘤死亡病因。浸润转移是大肠癌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阐明其浸润转移机制是进行有效治疗的基础。大肠癌的发生起源于大肠干细胞,是大肠干细胞的疾病。遗传性和散发性大肠癌均来源于正常大肠干细胞的突变。近年的研究提示大肠癌恶性生物学行为如浸润、转移和复发与大肠癌干细胞密切相关。研究小组先前以具有干细胞特征的条件永生化大肠干(crypt)细胞为实验靶点,发现经不同致/促癌剂攻击后出现的转化细胞接种裸鼠,可在裸鼠肝脏出现广泛转移。提示转化大肠干(crypt)细胞具有更强的侵袭力。但目前对大肠癌干细胞中有哪些基因参与了其浸润转移机制目前尚不明了。研究大肠癌干细胞生物学行为改变以及与其转移相关的关键功能靶蛋白对研发有效干预阻断药物有重要意义。
本项目先通过改建逆转录病毒载体的方法,构建了一个包含大肠癌干细胞样细胞cDNA的重组逆转录病毒文库;然后将重组逆转录病毒感染普通大肠癌细胞系,通过Transwell和接种动物的方法筛选与大肠癌干细胞样细胞浸润转移相关的基因;最后以Akt、MAPK、FAK、Wnt、Notch和Hedgehog信号通路为主要研究对象,对候选基因进行分子功能验证。
通过应用病毒文库技术,从原代大肠癌干细胞样细胞中筛选和鉴定了包括NADE3 (Rex3)、pcdh10、HDGF、pcdh23、Reelin和JKK等约30个功能基因在大肠癌干细胞样细胞中出现了明显改变。并且在癌旁组织、癌组织、转移淋巴结、转移癌组织中也出现了相应改变。进一步通过基因异位表达研究发现重新表达NADE3和/或pcdh10后,细胞增殖和迁移抑制,细胞凋亡增加。NADE3和PCDH10在大肠癌干细胞样细胞可能介导了一条独特的信息通路;为深入分析这条信息通路特征。同时,制备了一种针对PCDH10 C端蛋白分子片段的特异性抗体,为阐明该通路功能打下了基础。
已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项和发表SCI论文3篇,当年总影响因子13.864。项目相关成熟分子生物学技术为基因重组生产医用工具酶建立了实验平台,已成功应用于克隆表达催化酶(HSD)和用酶转化法合成辅酶衍生物,2008年实现22万余元销售效益。也为进一步鉴定关键靶蛋白打下了基础,有助于从已有植物药单体库中筛选特异性先导化合物。
本项目获2009年浙江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陈 炜 沈悦娣 蒋 红 金 伟 章迎春
抑郁症和焦虑症是临床常见的疾病,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和高复发率的特点,其症状中均有许多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的表现,如睡眠障碍、食欲减退、出汗、性欲减退,以及心脏和胃肠道的感觉异常。抑郁与焦虑症状在临床上往往相互交错,很难完全区分。目前临床评估最常用的还是量表,如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存在一定的主观性,而客观的生物学或物理学的检测手段缺少。皮肤交感反应(SSR) 是反映情感和注意力的敏感指标。研究发现,抑郁症患者SSR潜伏期延长、波幅降低;抗抑郁药物治疗后,随着HAMD的改善,SSR潜伏期和波幅也有显著的改善。SSR用于广泛性焦虑障碍(GAD)方面研究,目前报道极少。心率变异性(HRV) 反映了副交感功能和交感活动,也被应用于抑郁症、焦虑症的临床观察中,但HRV易受心率的影响,而引起心率改变的因素很多,如运动、温度、昼夜变化、药物、疾病等,较难控制。通过肌电图检测R-R 间期的变异度(RRIV),可以克服这些缺点。通过对抑郁症、GAD患者治疗前后SSR和RRIV检测,并与健康对照组比较,研究结果发现:一、抑郁症与GAD存在明显的自主神经功能损害,表现为抑郁症患者SSR波幅减低、潜伏期延长,GAD 患者SSR波幅增高、潜伏期缩短;二、抑郁症和GAD的RRIV均增高; 三、部分 HAMD评分≥28分的抑郁症患者,不能引出SSR波形。8周的药物治疗,两组的SSR、RRIV均有改善,但抑郁症患者SSR潜伏期、GAD患者RRIV仍不能恢复正常。提示SSR潜伏期的变化,可能作为预测疗效判定的一个辅助指标;SSR的变化,可以作为抑郁症与GAD鉴别诊断的一个辅助方法。
该项目为研究抑郁症和GAD的病理机制、观察临床疗效提供了客观的方法之一,有很好的应用和推广前景。其中联合应用SSR和RRIV技术,评价抑郁症与GAD的自主神经功能的变化,以及与HAMD、HAMA量表变化的相关性,该方法国内外未见报告。相关技术已在浙江省内5家医院应用,初步统计应用人数达到1300余人次;发表论文6篇,其中1篇被SSCI收录(IF1.400)。
本项目获2009年浙江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冷建杭 姚航平 沈俊娅 王克义 汪子伟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目前RA的传统药物治疗多起效慢,长期使用副作用大。新生的生物治疗广泛应用于临床,但生物制剂昂贵、副作用大、需要反复注射并且无靶器官特异性,而基因治疗则避免了这些缺点,通过选择合适的治疗蛋白质和导入系统,选择性高,同时避免传统疗法的种种缺点,从分子水平针对发病机制进行治疗,因而较传统疗法更有优势。
本研究构建了融合表达小鼠白细胞介素18结合蛋白(IL-18BP)和白细胞介素4 (IL-4)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载体(AdmIL-18BP/mIL-4),对胶原诱导型关节炎(CIA)小鼠进行局部关节基因治疗, 观察了CIA小鼠的关节炎指数,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在不同时间段检测CIA小鼠血清TNF-α、IFN-γ、IL-4、IL-10、IL-18及IL-1β的水平;用流式细胞仪监测不同时间段的小鼠脾细胞表达IFN-γ和IL-4的CD4+T细胞水平。采用Western 印迹法检测滑膜组织细胞环氧化酶-2(COX-2)、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核因子-κB(NF-κB)p50蛋白表达水平;用竞争ELISA和硝酸酶还原法检测滑膜组织的COX-2和iNOS在关节滑膜液中的诱导产物前列腺素E2 (PGE2)和一氧化氮(NO)的含量,以探讨AdmIL-18BP/mIL-4在RA基因治疗中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CIA小鼠关节局部基因治疗后能明显改善CIA小鼠Th1/Th2细胞免疫应答的失衡状态,使关节炎症病变得到改善;明显抑制CIA小鼠滑膜组织COX-2和iNOS及其诱导产物PGE2和NO的表达水平,进而改善关节的损伤程度及炎症病程,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NF-κB的基因表达。 我们构建了能稳定高效表达具有生物学活性的融合表达IL-18BP和IL-4基因的腺病毒载体并对CIA小鼠进行局部关节基因治疗,明显改善了Th1/Th2细胞及其分泌细胞因子以及其他炎症分子的失衡状态,使关节炎症病变得到改善,这些结果表明IL-18BP和IL-4联合基因治疗也许是一种较有前途的RA基因治疗方法,这将为RA基因治疗提供新治疗策略和理论依据。 已发表论文6篇,其中二篇为SCI收录,申报发明专利1项。
本项目获2009年浙江省科技进步三等奖。